1. 核心技术如何打破垄断壁垒?

当全球工业设计软件市场长期被Autodesk、达索等欧美巨头垄断时,中国企业能否用自主创新撕开一道缺口?中望软件公司以卓越创新引领全球设计新浪潮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早在2002年,中望软件就意识到,基于国外内核的二次开发如同"在别人地基上盖房"。为此,他们投入超过5亿元研发资金,历时8年攻克几何建模内核技术,终于在2010年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ZWCAD平台。这一突破让中国成为全球第6个掌握CAD内核技术的国家。在三维领域,其美国研发团队开发的混合建模技术,将复杂零件的设计效率提升40%,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的零部件制造。
更令人惊叹的是,2020年与以色列Sivan Design合作推出的ZWCAD Civil解决方案,通过自动预警和图层分离功能,使土木工程设计周期缩短25%。该项目已落地30多个国家的基建工程,包括以色列国家电网改造。
2. 用户需求怎样驱动产品进化?

国产软件是否真的懂中国设计师?"面对这样的质疑,中望软件用90万正版用户的积累回应:真正的创新必须扎根用户需求。
在轨道交通领域,他们发现工程师需要快速处理万级零件装配。通过引入轻量化渲染技术,中望3D将高铁转向架模型加载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15秒,同时支持200人协同设计。这项改进直接推动产品在35家轨道装备企业的部署。教育市场更是典型案例:针对职业院校教学痛点开发的3DOne软件,内置2000多个标准件库,学生作品可直接对接企业生产需求。目前该产品已覆盖全国500余所院校,助力国产CAD人才储备。
用户反馈机制更是创新源泉。2023年,根据3000多条用户建议迭代的中望CAD建筑版,新增BIM数据互通功能,使施工图出错率降低18%。这种"用户共创"模式,让其客户续费率连续5年保持92%以上。
3. 全球棋局如何布局创新生态?
当国际竞争演变为生态体系较量,中望软件公司以卓越创新引领全球设计新浪潮的秘诀在于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其全球研发网络堪称典范:广州总部专注基础算法,武汉中心专研CAE仿真,美国团队攻坚5轴加工技术。这种"三位一体"架构,使得ZWSim-EM电磁仿真软件的计算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华为5G基站设计。在海外市场拓展上,他们采用"本地化插件+云端服务"模式。比如为东南亚制造企业定制的模具设计云平台,将传统3个月的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协同创新。2023年联合飞腾、麒麟软件成立的"基础教育信创联合体",实现国产CPU、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的深度适配。相关解决方案已在200多所学校落地,培养出首批完全使用国产工具链的设计人才。
破局者的启示录
中望软件公司以卓越创新引领全球设计新浪潮的历程揭示:在工业软件领域突围需要三重觉醒。每年将营收的35%投入研发,建立自主技术护城河;构建用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形成"问题反馈-版本迭代-价值增值"的闭环;通过全球资源整合搭建创新生态,正如其与以色列Sivan Design的合作,既获得先进技术,又打开中东市场。
对于期待突破的企业,不妨参考"中望模式":从细分领域切入打磨产品力,用场景化创新构建差异化优势,再通过生态合作扩大技术外延。正如其CAD产品经理所言:"真正的创新不是替代,而是创造新价值。"当国产工业软件开始定义行业标准,全球设计创新的浪潮必将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