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氧》这款太空殖民模拟游戏中,水资源的获取与管理始终是生存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自2017年发布以来,游戏通过多个版本迭代(如“宇宙更新”“眼冒金星”DLC等),逐步完善了水循环系统的复杂性。当前版本中,水不仅用于基础生存需求(如制氧、种植、卫生),还承担着温度调节、工业生产的核心职能。例如,2024年更新的“生活质量”版本优化了污水净化逻辑,使得水资源的循环效率成为衡量玩家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1. 天然水源的勘探与开发
游戏初期需优先挖掘基地周边的自然水源(如清水池、蒸汽喷泉),并建造手压泵抽取。中期建议开发低温蒸汽喷泉(80-95℃)或污染水泉,通过隔热管道和降温设备(如冰萝卜、导热板)将高温水冷却至可用状态。
2. 污水净化与循环系统
厕所自循环是中期关键:通过“户外厕所→污水池→水筛机→净水”的链路,每天可额外产生约20%的净水。污染水还可用于种植芦苇(生产纤维)或供应乙醇工业,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3. 高温制氧与水电解的平衡
电解水制氧需消耗1000g/秒的水资源,但会产出氢气(可发电)。建议搭配智能电池控制电力消耗,避免水浪费。
4. 极端条件下的应急方案
若遭遇水资源枯竭,可利用“压力崩溃法”:将小人压力设置为“不堪一击”,通过哭泣产生污染水,再净化使用。但此方法会降低工作效率,需谨慎使用。
以经典的中型基地(6-8人规模)为例,分阶段解析水系统搭建:
1. 初期(1-20周期):基础水源开发
2. 中期(20-100周期):厕所自循环与高温水处理
3. 后期(100周期后):全自动化水网
1. 高温水冷发电一体化
将蒸汽喷泉(95℃)接入导热管道,利用蒸汽轮机发电,同时将降温后的净水(降至40℃)导入种植区。此方案可同时解决电力、水源、温度控制三大问题。
2. 污水无限再生技术
通过“淤泥肺病菌→污染氧→Slime矿→藻类”的转化链,配合Puft生物工厂,每只Puft每天可生产约65kg藻类,相当于节省120kg水。
3. 零耗能水循环设计
利用天然冰原建造“冰窖蓄水池”,通过热交换原理实现污水降温。例如:将30℃污水流经-10℃冰原区域,每周期可降温15℃。
Q1:瓶装污染水如何处理?
A1:推荐两种方案:①建造专用污水池,铺设网格砖防止挥发;②直接泵入水筛机净化,但需消耗沙子(可通过碎石机获取)。
Q2:如何实现无限水生产?
A2:核心依赖蒸汽喷泉(日均产水2-5吨)与自循环厕所。极端情况下可用“哭泣产水法”,但需承受效率损失。
Q3:污水泉开发需要注意什么?
A3:必须使用隔热材料(如火成岩)建造封闭空间,并安装液冷机控制温度(建议维持30℃以下),否则病菌会污染整个基地。
通过以上策略,《缺氧》玩家可构建稳定高效的水循环体系。数据显示,一个成熟基地的水资源复用率可达80%以上。掌握这些缺氧游戏水攻略,你将从容应对从“苟活”到“永续”的每一个挑战。